首页

绝美女王

时间:2025-05-23 05:17:31 作者:探访“漂移龙船”夜训 “妈妈龙船队”带娃上阵 浏览量:27238

  中新网北京10月3日电 2日,杭州亚运会进入揭幕后的第九个比赛日,产生了30枚金牌,乒乓球和电子竞技项目迎来收官。中国体育代表团单日收获14金,并首次获得亚运马术项目金牌。奖牌榜上,中国队以147金81银42铜断层领先。

  一起回顾2日中国体育健儿的精彩表现。

  01

  男子1000米单人皮艇决赛中,张冬以3分46秒224的成绩摘得金牌。赛后,他表示,“今天能取得金牌很开心,也是为我们中国皮划艇队做了个很好的开始。”

 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02

  女子500米双人划艇决赛,孙梦雅/徐诗晓组合以2分01秒409的成绩夺冠。

 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03

  皮划艇静水女子500米双人皮艇决赛中,王楠/殷梦蝶组合以1分49秒944的成绩夺金。谈及巴黎奥运会,王楠表示,“希望站上领奖台,突破中国女皮的历史。”

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04-05

  马术三项赛最后一项场地障碍赛2日进行终极对决。由华天、包英凤、孙华东、梁锐基组成的中国队,以总罚分86.80摘得三项赛团体赛金牌。华天同时获得三项赛个人赛金牌。这是自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正式设置马术项目以来,中国队首次获得亚运马术项目金牌。

图为中国选手华天在比赛中。  中国队首次摘得亚运会马术项目金牌。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06

  皮划艇静水男子500米双人皮艇决赛中,卜廷凯/王丛康以1分36秒658的成绩夺得金牌。在第一个计时点落后的情况下,中国队奋起直追、成功逆袭。

 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07

  克柔术女子-87公斤级决赛中,刘毅3:0战胜伊朗选手,成功夺冠。

图片来源:杭州亚运会网站截图

  08

  蹦床女子个人项目决赛中,朱雪莹凭借56.720分的总成绩摘得金牌,胡译乘收获银牌。

 图为朱雪莹在比赛中。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09

  跳水女子1米板决赛中,李亚杰后来居上以317.55分夺冠,为中国跳水队摘得亚运会第五金。林珊获得银牌。

中国队李亚杰在比赛中。中新网记者 殷立勤 摄

  10

  跳水男子1米板决赛中,名将王宗源以459.50分夺冠,上届亚运会该项目金牌得主彭健烽位列第二名,中国跳水队包揽冠亚军。

中新社记者 汤彦俊 摄

  11

  女子跳远决赛中,19岁小将熊诗麒以6米73夺冠,同时创造了个人最好成绩。

 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12

  女子撑杆跳高决赛中,名将李玲刷新了由个人保持的赛会纪录,以4米63夺冠,实现了该项目亚运会三连冠。牛春格获得季军。

图为李玲在进行跳前准备。 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13

  2日晚,杭州亚运会乒乓球项目迎来收官。在压轴进行的男单决赛中,王楚钦4:3战胜队友樊振东,收获个人本届赛事第4枚金牌。国乒本届亚运会收获6金2银1铜。

王楚钦获得亚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中新社记者蒋启明 摄

  14

  电子竞技刀塔决赛中,由赵子星、杨沈仪、余亚军、王淳煜、熊家晗、路垚组成的中国队2:1逆转蒙古队,夺得冠军。本届亚运会电子竞技项目比赛至此全部结束,中国队共收获4金1铜,在金牌榜上位列各队之首。

  从1982年第九届亚运会至今,中国体育代表团已连续10届获得金牌总数第一。(完)

点击进入专题: 杭州第19届亚运会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航拍雄安新区秋色美如画

4月3日至8日,江西赣州多地遭遇强对流天气,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出现山体塌方、道路受阻、农作物受损等情况,当地紧急组织力量开展灾后抢险,保障交通出行和农业生产。

如何看待最高法回应“姐弟坠亡案”程序瑕疵?

金晖表示,我们已经连续多年滚动实施20项民生工程,均如期完成了这些任务,兑现了向人民群众的承诺。比如,从2018年开始,把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以及城中村改造三项工程列入了民生工程,累计开工棚户区改造79.6万套,改造老旧小区13463个,启动城中村改造1341个,让群众告别了“老破小”,住进了新楼房。又比如,通过实施农村生活水源江水置换工程,全省南水北调受水区近3000万农村居民都饮用上了引江水。在全国率先启动孕妇基因免费筛查项目,有效降低了智力低下和聋哑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新质生产力助力新疆油田加快走入绿色转型之路

会议邀请皮书研创团队代表介绍了相关皮书的主要内容、创新之处。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各教研单位分管智库工作的副主任(副院长)、教师代表和部分皮书作者,共40余人参加会议。(完)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更多的年轻态、文化味、烟火气的项目、空间和场景成为年轻人的最爱,我们要更多地去运用科技、文化、艺术、时尚等一些新型的要素和新的动能来促进产业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唱响佤山幸福歌

二是确立文化自信自强。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2023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五千多年来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是理解过去的中国、现在的中国和未来的中国的文化基因。契合的是价值精神,但毕竟中华传统文化有它的缺陷和糟粕需要我们鉴别和分析。因此,对于其中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作为“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说汉语,同时,五千多年浓厚积淀的中华文明成就了中国特色,成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秀文化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深厚滋养,体现在国家治理的各个方面,融入法治建设、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就像木樨花、桂花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由制度到品格,再到精神信仰,最终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